建大新聞網訊時代發展呼喚工匠,社會進步需要工匠。在2021年1月6日舉行的2020年“上海工匠”選樹命名大會上,西安建大2005級校友、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綠色建材研發中心負責人魏金龍榮獲2020年度“上海工匠”榮譽稱號。2020年度當選的98名“上海工匠”中,涉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三大先導產業的有50人,占51%。另外,從技能水平看,2020年“上海工匠”中有30名職工既是高級技師或技師,又是工程師,屬于“雙師型”職工,占30.6%。從創新能力上看,98人中有56人擁有專利,占57.1%。魏金龍,西安建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05級校友,畢業后進入上海寶冶工作,先后任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新型建筑材料廠技術員、廠長助理、副廠長?,F任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綠色建材研發中心負責人。魏金龍校友事跡介紹:魏金龍默默耕耘混凝土行業10多年,10年期間,他已成為上海寶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混凝土新型材料優秀工藝師。形成多項技術成果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還曾被世界一流的噴射混凝土技術專家評價為最優秀的混凝土材料工藝師。2020年12月,他獲得上海市總工會2020年“上海工匠”榮譽稱號。一、業精于勤,鉆研與求索造就傳統行業的不平凡200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的魏金龍分配到了上海寶冶新型建材廠,作為一名技術員,他專注灌漿施工的質量及應用研究。灌漿施工是生產設備、游藝設施、鋼結構等與基礎牢固連接的關鍵,魏金龍同志從灌漿料的性能、應用環境進行無數次的實驗,總結了一系列的灌漿材料性能與應用環境相結合的施工工藝,先后曾負責超過50個重點項目的灌漿實施,涉及到冶金、電力、核電、造紙、試車場、市政工程、主題樂園、裝配式建筑等多個行業領域。多年的經驗及數據積累,魏金龍可以根據不同型號的設備安裝要求,量身訂制設備專屬的灌漿工藝。在上海迪士尼項目建設中,根據園區所有動設備、靜設備特點和運營要求定制了國產化的材料及其工藝,得到中美雙方業主的認可,并成功替代了國外知名品牌,成為該項目所有標段灌漿工程的材料供應和技術服務商,實現了低成本、國產化。他自主創新設計的復雜狹小空間灌漿技術,能在厚度僅60mm的鋼筋狹小空間實現灌漿密實,并在全球第一個AP1000核島灌漿中得到應用,提高了核島的使用壽命。在裝配式建筑領域開發的裝配式建筑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對BY鋼筋連接套筒的生產工藝進行創新改進,強化了對套筒生產壁厚度的控制,避免因套筒壁厚不均導致套筒拉拔性能不合格,使得產品性能更加穩定,并創新取得灌漿料膨脹率可實現自由控制新技術,有效滿足不同客戶施工對灌漿料膨脹率的不同要求。2018年魏金龍帶領團隊奪得“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建設行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灌漿連接項目職業技能競賽”團體冠軍,并代表上海市出戰2019年3月在北京舉行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灌漿連接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取得單項個人亞軍、季軍的好成績;開發的裝配式建筑套筒灌漿連接技術成果先后獲得中冶集團科技進步獎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協會科技進步獎;魏金龍同志獲得2019年上海市第三屆裝配式建筑先進個人、2018年中冶集團科技創新先進個人。二、術業專攻,創新激發活力與作為魏金龍一直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喜歡的材料性能研究與應用,他邊學習、邊工作、邊創新研究,從業十年期間就研制成功出BY-100、BY-120等型號的灌漿新材料,BY軌道膠泥、BY預應力管道壓漿料、BY耐磨砂漿、BY陶瓷保溫系統及專用砂漿、BY固化地坪砂漿、BY試車場專用灌漿料、BY修補砂漿、BY客運支座專用灌漿料、BY耐高溫澆注料、BY濾板專用密封料等20多種新產品也相繼問世,廣泛應用在各大建設領域和建筑市場。目前,為裝配式建筑、橋梁工程研制的裝配式建筑套筒BY-TT專用鋼筋連接灌漿料、BY-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已成為裝配式建筑領域、市政領域的新寵。從業期間獲得專利累計20多項,參編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共計8項,其中《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為在編的國內裝配式建筑領域較為權威標準之一。2017年,上海寶冶領受承接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賽道重大建設任務。雪車雪橇賽道最大的施工難點是要完美實現雙曲面賽道專用噴射混凝土一次性凝固成型,這就要求噴射混凝土不僅具有一定的強度、密度和良好抗滲性,而且要具有抗凍融循環等級高、具備一定的抗裂性與低收縮性、以及良好的表面修飾性和抗流掛性、凝結時間的可調性等技術要求。加上施工現場復雜的天氣變化和惡劣的工作環境,要創新研制出適合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賽道建設如此高品質的噴射混凝土,對于賽道專用噴射料的研發者而言是一項難度極高的課題和挑戰。魏金龍勇于擔當帶領團隊開始了雪車雪橇賽道專用噴射料研制工作。研制初期,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研發團隊只能根據國內常規噴射混凝土的技術特征和施工特性,通過優化配比和調整速凝劑摻量來進行摸索實驗,但經過多次噴射試驗,發現常規噴射混凝土并不能滿足賽道施工技術標準和要求。面對研制工作上遇到的挫折和瓶頸,研發團隊沒有氣餒、沒有放棄,而是靜下心來,仔細研究分析研制過程中的每一個數據、每一項配方、每一道工序,進行逐項梳理比照,研究探索改進措施和方法。應該反復進行配方配比論證實驗和200多次的現場噴射試驗,噴射料實驗用料1000多方,檢測1000多次。研制過程中,創新性地摒棄傳統的噴射混凝土研發思路和設計原理,突破現有設計標準的限制,通過控制原材料的選擇、骨料級配和外摻料選擇,優化混凝土外加劑的使用配比,最終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的賽道專用噴射混凝土材料。2018年,國際奧組委委派國際雪車聯合會、雪橇聯合會的專家對噴射混凝土性能進行模塊測試認證。模塊測試中,賽道專用噴射料的施工性能、成型面的質量、噴射后鉆芯取樣的質量以及噴射前、后的檢測數據,均符合雪車雪橇賽道建設技術標準和要求,予以通過認證,專家們表示中國賽道模塊認證是冬奧會賽事模塊認證歷史上最好的一次。后續施工中,檢測數據證明開發的噴射混凝土材料可抵抗零下40℃,抗凍性等級達到FC500最高等級,打破了之前該技術被國外壟斷的記錄,實現了結構噴射混凝土國產化,并為企業節約了巨額的技術轉讓費。世界一流的噴射混凝土技術專家評價他為最優秀的混凝土材料工藝師。三、傳承帶教,培養專業領域高技能人才“傳承是傳承是對技藝最大尊重”,魏金龍常說。他從不居功自傲,不斷的培養高技能人才。他應用上海寶冶科技研發的平臺優勢組建創新工作室,成立綠色建材研發中心,帶教了10名徒弟,吸引并組建了21人的團隊。徒弟中7人在技能上得到了提升,兩人次曾獲得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技術能手稱號、一人獲得寶山區五四青年先進個人,一人獲得上海市交通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他帶教的套筒灌漿團隊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裝配式建筑套筒灌漿大賽冠軍,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團隊。他帶教的徒弟們目前可以獨當一面。復雜狹小空間灌漿技術獲得中科院重大貢獻獎。套筒灌漿技術可以減少材料浪費,安全系數提高3,助力上海寶冶成為國家首批裝配式產業基地并為裝配式建筑產業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的質量安全保駕護航?!拔覠釔刍炷?,它已經成為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我想盡我所能賦予混凝土變幻無窮的生命力!”這是魏金龍常掛在嘴邊的話。守初心在于方寸,鑄匠心在于無聲。他希望,通過他的努力,做好傳幫帶,讓更多人熱愛這個職業,培養更多出色的混凝土領域高技能才人,這是他的初心,更是作為一名工匠的責任和使命。文字、圖片:校董校友辦S尋?
(作者:原料藥設備及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