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國內體育零售行業一片低迷之際,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英特體育(IIC-INTERSPORT)的逆市進入引發了業界對大賣場模式的再次關注。未來發展目標去年7月,由新華都公司成立了子公司英特體育(福建)有限公司,來專門運作英特體育項目。今年9月2日,英特體育在中國的兩家門店已開始營業,并計劃5年內在中國南方開設80~100家門店,凈營業面積計劃達到11萬平方米,累計銷售額要達到40億元人民幣。通過與英特體育的聯手,以連鎖超市為主業的新華都正試圖憑借其在福建地區的品牌優勢、區域優勢及零售物流優勢改寫國內體育用品零售產業的格局。新華都對英特體育寄予厚望,希望體育用品零售業務要達到或超過現有的線下板塊業務規模。經營模式分析作為多品牌合成店,體育用品行業中的大賣場模式、包括綜合性的超級市場模式在國外較為常見,但在中國幾乎空白,或者說是剛剛起步。大賣場模式要和很多品牌商合作,商品的供應肯定是足夠的,現在的運動品牌商也需要更加多的渠道出貨,所以這是一個機遇。但是業內人士分析,英特的進入不僅會和既有的品牌門店產生沖突,而且與同處在轉型中的蘇寧、國美大賣場模式一樣,還會受到電商沖擊。低價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但由于英特還沒有在規模上體現優勢,因而產品的價格優勢或許也并不多。因此認為英特體育進入中國的時機存在問題,相比而言,未來的挑戰似乎更多。中國市場現狀中國目前缺乏真正的所謂中產人群,兩頭人群相對比較多。以代理為主的英特,如果僅僅是經營耐克、阿迪這些品牌,其面臨的壓力會較大。除非市場開發方面,走入到三四線市場才有機會?,F在運動用品的毛利率在下降,一二線城市的渠道更多的已被讓位于快時尚。但就運動行業來看,目前的時點并不盡如人意。雙方的合作應當是早前就已經確定的,但目前具體到實施的時候,整個行業卻已處在調整期?,F在中國正在快速城鎮化,城市綜合體不斷涌現,雖然英特體育的進入時機存在問題,但還是有機會,未來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首先是位置的選擇,涉及到客流聚集度以及成本;第二就是能否引進對門店品牌有提升的合作品牌;第三則是在電商的沖擊下,能否在門店體驗上做出革新。
(作者:紙成型機械)